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热忱融入实践天地,以实干擦亮青春底色。正值暑期,教院学子们以饱满激情投身社会实践,奔赴城镇乡野的广阔舞台,在服务中厚植爱国情怀,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在奋斗中淬炼优秀品格,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社会实践进行中
教院学子在路上
让队员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号召,澳门六合彩高手-新澳门六合彩高手论坛
“浔梦启航”实践团于7月赴湖州南浔,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实践探寻乡村发展新路径”为核心目标,立足基层,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深入挖掘产业兴农的鲜活样本。通过“调研+服务+传播”的联动模式,实践团努力搭建起助力乡村振兴的桥梁,力求将青春力量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现实动力。
在实践启动前,团队积极与南浔区团区委对接沟通,多轮商讨后,选定南浔区洋南新村作为本次调研的重点区域。该村以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而著称,成为实践团队精准锚定调研方向的重要依据。团队围绕乡村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及基层党建等多维度展开细致调研,力图挖掘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路径与成功经验。
直播助农 绘画育童
7月15日至20日,浙江外国语学院“浔梦启航”社会实践小分队整装出发,抵达湖州市南浔区洋南新村。在村委会和村书记的热情接待与详细介绍下,实践成员们亲身感受到了南浔新洋产业园的创新活力与蓬勃发展。产业园通过引入现代化管理和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生产,推动乡村经济提质增效,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点样本。

团队成员在南浔新洋产园前的合照
团队成员深入茶园一线,与当地农户面对面交流管护经验,学习科学的茶树管理技术。随后,成员们聚集在村委会,与村干部开展座谈,围绕“古村落+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展开深入探讨。团队还走访了数座百年老宅,与当地乡贤促膝长谈,认真倾听老手艺传承和民间传说,细致挖掘洋南新村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扎实的实地调研,团队系统收集了乡村生态管护、产业规划、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和服务提供坚实基础。

团队成员在村委会前的合照
在团队带领下,成员们聚焦乡村推广与儿童培育,一方面通过直播形式以新鲜果蔬为载体推介当地农产品,借助网络互动实现农产品外销,打通乡村与市场的连接;另一方面在村委活动室组织儿童绘画活动,以绘画启迪未来,搭建起连接市场与未来的桥梁。
青春赋能 乡振添彩
在最后的总结阶段,团队成员围绕农产品转化率瓶颈、儿童美育互动优化、乡村文化传承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总结。基于实践过程中的调研数据、现场照片和活动记录,团队全面总结了此次调研与服务的成果,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将基层调研获得的宝贵经验和故事,融入未来更广泛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助推乡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团队成员走访古镇的记录
此次社会实践,团队以饱满的青春热情和扎实的工作态度深度融入乡村生活,细致摸清“家底”,用实际行动传递温度,讲述乡村振兴背后的真实故事。通过调研、服务与传播的多维联动,团队不断探索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范式,期待以点滴实践为南浔乡村发展添砖加瓦,让青春力量在乡土大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成员感悟
在洋南新村的五天里,我第一次教奶奶用上了直播设备,也第一次陪着孩子们在蚕匾上画下五彩斑斓的图案。振兴乡村从不是一句口号,它藏在一次耐心的讲解、一次细心的陪伴里。
——23小教2班杨文琪
这次实践让我触摸到乡村振兴最真实的脉动。走在洋南新村的青石路上,看到留守老人眼中的光,也在助农直播间里尝到汗水的咸涩。我们带去新理念,他们用顽强的生命力与质朴的笑容,反过来滋养和治愈了我们。
——23小教3班钟佳琪
五天的时间,让我明白泥土的芬芳里,藏着最生动的答案。青春架起的桥梁,一端连着农田炊烟,一端通向广阔远方,而我们正在桥上,用脚步丈量热土,用真心守望希望。
——23小教2班宋佳楠
团队介绍
团队
“浔梦启航”
浙江外国语学院赴湖州南浔社会实践团
指导教师
郑宇龙
团队成员
23小教2班 宋佳楠
23小教2班 杨文琪
23小教3班 钟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