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六合彩高手

澳门六合彩高手-新澳门六合彩高手论坛

“研”续成长,“育”见青绿——浙江外国语学院赴寺坞岭社会实践小分队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0日 21:38:19 | 访问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热忱融入实践天地,以实干擦亮青春底色。正值暑期,教院学子们以饱满激情投身社会实践,奔赴城镇乡野的广阔舞台,在服务中厚植爱国情怀,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在奋斗中淬炼优秀品格,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社会实践进行中

教院学子在路上

让队员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路径,浙江外国语学院赴寺坞岭社会实践小分队携手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寺坞岭自然教育基地,共同举办了“寻宝吧——一张地图里的博物馆”研学活动。


全体实践队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


紧扣资源优势,搭建生动平台


寺坞岭 “山与自然空间” 基地地处群山环抱的寺坞岭区域,其所在山岭有着独特生态发展轨迹。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地因竹制品产业兴盛大规模种竹,后因竹林无序扩张形成生态单一的 “绿色沙漠”。2021 年,“江河荟・浙江翠” 自然工作者在此开展退竹还林修复,科学疏伐竹林、补种树种,逐步恢复山体生物多样性。如今,基地依托丰富森林资源、多样动植物及独特山地生态系统,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探索当地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路径。

作为以外语教学为特色的高校,团队紧扣寺坞岭 “山与自然空间” 基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和自然教育定位,开发了本次研学课程,将生态教育与语言学习、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引领学生走进自然、感悟生态,这种将知识探究、技术融合与自然体验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扎实掌握自然科学知识,更点燃了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乡村自然教育提供了可推广的范本,为 “大思政课” 搭建起生动的实践平台。

活动伊始,浙江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部书记毛立峰致辞并主持 “大思政课” 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他强调 “大自然是最生动的思政教科书,要让青少年在生态探索中厚植家国情怀,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成长动力”,鼓励同学们以好奇为钥解锁生态密码,让绿色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浙江外国语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知识融趣启智,育德传艺润心


破冰环节创新设计“名字拍卖会”,老师介绍寺坞岭典型动植物后,引导学生认读百合科、十字花科等20类植物的英文名称,孩子们通过“竞拍”分成5组并自主设计组名、制作名字牌,既强化植物科属认知,又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凝聚团队向心力。

竹子主题课上,老师以“特点抢答”“诗韵比拼”点燃热情,在诗句接龙中让孩子们领悟竹子品格,借“竹林面积过大为何破坏生态”的讨论渗透生态平衡理念;“竹艺工坊”中,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竹篾纹理,参照示范编织竹编书签,在传承手艺的同时,体悟“天人合一”的传统智慧。


团队成员进行授课


户外探索中,孩子们化身“自然侦探”: 在榆树旁模拟应对“干旱危机”“害虫危机”“传播危机”,理解生物保护原理与植物繁衍智慧;在柿树下领取线索卡等工具,记录果实、叶脉、树干特征;薄叶润楠处通过蒙眼闻气味、触摸纹理等“五感课堂”,感受植物的化学信号与特性。


户外竞赛乐趣纷呈


学员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环节,孩子们以动植物多彩便签汇总所见所感,作品配以观察心得;活动尾声,澳门六合彩高手-新澳门六合彩高手论坛 副院长吴晓以“科学、敬畏、责任”总结,寄语同学们成为生态文明的守护者、传播者。


吴晓老师发言


此次研学活动对杭州寺坞岭产生了多方面积极影响。通过孩子们的探索与传播,让更多人关注到寺坞岭的生态资源与自然魅力,助力当地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保护与教育、文旅的融合发展,为寺坞岭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成员感悟


这次寺坞岭研学,我们与小朋友一同追溯寺坞岭与竹的共生岁月,指尖轻捻竹篾学编光阴,林间寻觅柿子的清甜,共护榆树抵御危机。初时山径崎岖略感清苦,然而当自然的奥秘在互动中舒展,汗水便酿成了最鲜活的成长,让科普的意义在山水间悄然沉淀。

——23小教3班孙甜辣

在寺坞岭,指尖抚过竹篾的纹路,眼望柿果上的鸟啄痕,才懂每片叶、每寸土都是生命的诗。筹备研学课程时,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反复打磨课程、准备物料,只为让孩子们读懂草木密语。亲历其中,方知每片叶都是教材,每份用心都在播撒守护自然的种子。

——23小教1班冯悦

寺坞岭作为天然的课堂,它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是知识探索的窗口,将自然搬进课堂,让同学们在自然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与花草树木的互动中,我明白了教育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一次共同成长的旅程。

——23小教2班余婧可

在寺坞岭的时光里,我懂得了自然不只是风景,亲手触摸过、协作过,才明白守护不是口号,是脚下每一步的认真;课堂上,我们播下的不只是知识,是让自然住进心里的种子,这便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23科教2班涂梦悦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漫山种竹的热闹,到千禧年后产业衰败、竹子疯长挤压生态的变迁,孩子们用小手编织竹器,也在心里织就对“生态平衡”的思考。竹编经纬里,我们懂了自然馈赠需敬畏,守护生态,该是教育与实践共传的温度 。

——24小教2班赖舒怡

在寺坞岭,我用镜头记录下大自然的美,也记录下了孩子们在课程中快乐的笑颜和团队伙伴们认真工作的身影。我们尽自己的努力,记录寺坞岭,宣传寺坞岭,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下一代保护生态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22小教2班欧阳芯萍

在山上的八天时间里,陪伴着我的不止有自然的呼唤,还有孩子们无限的活力与真挚的情感。快乐的时光总是太过短暂,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24英师1班李优扬

在寺坞岭,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这次实践,我们领着小朋友亲身感受,一起探索这片绿色。整个过程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协作有多关键——不管是参与实践时相互照应,还是事后整理文字的互相帮忙,每一次沟通、每一次合作都具有深刻意义。

——23国贸2班刘梦洁


团队介绍


团队


“红心润童,筑Mn未来”

浙江外国语学院赴寺坞岭社会实践团


指导教师


王一博

赵春兰


团队成员


23小教3班 孙甜辣

22小教2班 欧阳芯萍

23小教1班 冯悦

23小教2班 余婧可

23科教1班 蒋逸飞

23科教2班 涂梦悦

23会展1班 郑合婧

23国商2班 李子涵

23国商2班 刘梦洁

24小教2班 赖舒怡

24小教3班 王天宇

24英师1班 李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