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六合彩高手

澳门六合彩高手-新澳门六合彩高手论坛

“碧海蓝泪·生态共生”——浙江外国语学院赴舟山嵊泗花鸟村社会实践小分队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31日 21:09:39 | 访问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热忱融入实践天地,以实干擦亮青春底色。正值暑期,教院学子们以饱满激情投身社会实践,奔赴城镇乡野的广阔舞台,在服务中厚植爱国情怀,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在奋斗中淬炼优秀品格,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社会实践进行中

教院学子在路上

让队员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在“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让实践扎根大地深处”的理念指引下,2025年7月到8月,浙江外国语学院“花岛羽翎实践团”作为一支重要实践力量,奔赴舟山花鸟岛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社科视角解码海岛可持续发展密码,用青春智慧为小岛注入新活力,让社科志愿服务的种子在3.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温情服务暖海岛,精细治理显担当


在红色先锋队与民宿业主的服务网络中,团队成员化身“案例研究员”,对全年150件民生难题按“应急响应”“日常需求”分类建档,提炼出“台风天游客转移三步法”“民宿纠纷调解话术库”等8类可复制经验,助力服务效率提升30%。


花鸟岛村党群服务中心


文创艺术赋新能,生态美学塑岛魂


从治理场景转向文创领域,实践团以“课程研发+产品创新”激活海岛创意活力,将非遗技艺与文旅需求深度绑定。艺创空间里,团队带来的“绳结+海洋”课程成了新亮点。成员们将渔民传统渔网结改良为“潮汐手链”——绳结松紧对应涨落潮时间,搭配贝壳吊坠标注海洋生物知识。

团队更以花鸟岛自然与人文元素为核心,设计出拟人化IP“花小屿”:蓝发象征“蓝眼泪”,贝壳帽呼应海洋生态,成为连接游客与海岛文化的纽带。


艺创空间内文创


团队设计花小屿IP形象


灯塔精神照前路,蓝泪奇观映共生


花鸟岛的底蕴,藏在自然与人文的交响里。夜幕降临时,团队成员一同循着海岸线寻找“蓝眼泪”的踪迹。

而花鸟灯塔,是刻在岛民骨子里的精神坐标。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灯塔陈列室里的故事令人动容:1938年,管理员伊塞克智斗日军守护航线;劳模叶中央家族三代守塔,37年践行“人在灯亮”。


花鸟岛灯塔陈列室


团队成员观察倾倒产生的“蓝眼泪”


   社科赋能探路径,青春实践结硕果“在花鸟岛,社科不是理论,是我们和岛民一起做的每一件事。”队长王薪媛说,“团队的每一步都在证明:青春智慧能为海岛振兴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接下来,实践团将深化“花鸟经验”,推动“花小屿”IP衍生品开发,扩大研学课程覆盖面,让青春力量持续赋能海岛。正如队员们在实践手册上所写:“这里的每寸土地都在诉说——小海岛有大未来,而我们,正与它共成长。”


团队于花鸟岛合影


成员感悟


在花鸟岛的社会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与教育传承的紧密联结。我们尝试将这座岛屿的生态之美与脆弱性转化为鲜活的校本课程,希望这些课程能成为一颗种子,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花鸟岛、热爱花鸟岛,从而自觉成为这片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23小教1班凌嘉怡

与小队成员前往花鸟岛的实践令我难忘,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了花鸟岛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也并不只有“东方圣托里尼”的浪漫外表,其内核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寻找诗意与可持续的平衡。

——23小教2班韩心恬

此次花鸟岛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社科知识扎根于现实的力量。目睹“蓝眼泪”奇观和灯塔的坚守,我们更透彻理解了生态与人文的共生是发展的根本。我们希望青春的智慧能切实转化为服务社会、赋能发展的创新方案。

——23小教1班冯悦

这里从曾经的“空心岛”蝶变为旅游热土,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新阶层人士与本地村民携手共进。这让我意识到,乡村振兴的舞台广阔,身为大学生,我们应凭借知识与热情,投身其中,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23小教1班李欣悦

在花鸟岛的实践里,3.28平方公里的土地教会我们:社科从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青春的价值,在于把学问种进大地,让智慧融入烟火。离岛时,海浪拍岸的声音里,我们听见了成长——原来小海岛的大未来,正是无数人用热爱与担当共同编织的网。

——23小教1班王薪媛

在花鸟岛的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社科扎根大地”的力量,这份“接地气”的实践远比书本生动。离岛时,“花小屿”的笑脸仿佛在说:实践不是终点,而是我们与海岛共成长的新起点。

——23汉师2班陈景露

参加本次花鸟岛社科实践,我学习到了许多。在前期筹备和后期收尾的工作中,我和实践团的各位在合作中增长友谊,提高水平。我们本次的实践致力于为花鸟岛的发展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方案,助力花鸟岛更美、更好。

——23国贸2班李若菡

这对于我们而言不只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我们与花鸟岛的一份誓约。从设计"花小屿"IP到研发海洋研学课程,从参与基层治理到传播灯塔精神,我们的以最鲜活的方式,融入了这座海岛的发展脉络。

——22意语1班沈依静


团队介绍


团队


“碧海蓝泪·生态共生”

浙江外国语赴舟山嵊泗花鸟村社会实践团


指导教师


陈锋

赵春兰


团队成员


23小教1班 王薪媛

23小教1班 李欣悦

23小教1班 冯 悦

23小教1班 凌嘉怡

23小教2班 韩心恬

23科教2班 林炫燃

23汉师3班 赖贞妤

22意语1班 沈依静

23国贸2班 李若菡

23汉师2班 陈景露